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十一章 女性之友(2 / 2)


“依你之意吧。”骆灵儿把写得故事交给我了,关于该用什么笔名,她没有多少兴趣。

骆灵儿在我的书馆转了一圈,我的书馆添了一些其它书籍,都是我从各处搜集来的,那些书只借阅,不售卖。借阅收费标准是一银一周。

“我有一事相问。在图也国,未和亲之前你一直在府中待着吗?”

“这是何意?”

“我的书馆前来买书看书的都是各家的公子、少爷,未曾看到小姐,所以我想问一下王妃,女子在未出阁之前能否出门。”

“当然可以出门,倘若一直在府里待着,那多无聊啊。”

“您帮我出个主意,我该如何吸引小姐们来书馆看书。”

“不知王爷可否在街上见过卖艺之人?”

“见过”我回答道。

“你可以效仿一下。”

“是个好主意。”我俩相视一笑,一拍即合。

我由原来在书馆的两个小时增加到四个小时。我在我的书馆门口摆了一套桌椅,专门用来讲故事。

第一天开讲,我拉不下来脸。只讲了一小段就匆匆收场。

回到府里我是又气又悔,既然决定做好这件事,一定要坚持下去,况且讲书是对别人有益的事。

经过对自己的洗脑,我终于放下我的面子,大大方方的坐在书馆门口讲故事。

先吸引的是一些孩童,吸引他们的并不是我的故事而是我桌子上摆的点心,因为我讲完会发给他们。

不管咋样,有捧场的就可以。我讲的是些神话故事,孩童们很愿意听,自然也吸引了看护儿童的女子们。

由于我讲故事的水平还算可以,其实最应该感谢的是我生活的年代,我吸收的中外文化,我的客流量突飞猛涨。不仅我的讲桌前,我的畅谈角也终于迎来了女性朋友。

一个月后,我成为了都城有名的“情感大师”,坊间又给我改了称呼叫“妇女之友。”

不论是大人家中的小姐还是穷人家的女儿,我都来者不拒的解决她们的情感问题。

对于那些大字不识几个的妇女朋友,我也会慷慨激昂的教识几个字。

我的书馆人越来多,不得已我又租下了一个门面,用来讲故事,教知识。

由开书馆,我又增设了学堂。我的学堂不收孩童,我不能跟老师抢饭碗,我只收那些大字不识几个的农家妇女。

我的学堂成立不久之后,信息科的人过来调查我。

“十七爷,烦请您跟我们走一趟。”

“莫非六王妃失火之前有了眉目?”

“不是此事,您跟我们去一趟便知晓了。”

“能不能让我讲完这段再走?”我正在讲新书,下面坐着一堆“嗷嗷待哺”的大龄学生。

“您若是不配合,这学堂就给您封了。”

“别,别,我跟您走一趟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