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七章 河山(三十二)(2 / 2)

日军也明白了原因所在,纷纷除下自己脚下的皮鞋,把裤管高高的挽起,藏进雨衣里面。运输队继续前进。

听到余启龙的汇报,指挥部里笑成一片。黄天化说:“当年有马孟起打得曹操割须弃袍,今天有余启龙打得日军更衣除鞋,也算是一段佳话了。”

杨克志也笑着说:“日军运输队遇到了余启龙,也就算是倒了血霉了,只是接下来就比较麻烦了,卷起裤腿的日军与老百姓看不出差别,冷枪打不下去了。”

“打不下去就别打!”黄天化回答,转过头问道:“罗卫和瘦猴到了哪里?”

“已经与余营长汇合。”有人回答。

黄天化对杨克志说:“再打一回。”

“怎么打?”杨克志问。

“等日本人到达埋伏圈外,让一个排的战士对着运输队的头顶射击,不要打中人和牲口。”黄天化说。

“为什么要这样做?”杨克志不解的问。

“民工会蹲下,日军不会。”黄天化说:“凡是不蹲下的,让冷枪队直接干掉。”

“哇!这样也行。”杨克志笑了,立即把命令传达了下去。

“好!高招!”林英坚大叫:“只要这样玩两次,一听到枪响,运输队就会第一时间蹲下去。蹲下去的人是没有危险性的,最后全部进入我们的埋伏圈后,再来一次枪响,趁着对方蹲下,我们全线出击。之前只有余启龙一个营人数不够,现在再加上陈营长的两个连,应该足够了。”

黄天化点点头:“这就是收官,希望收个好局。”

余启龙看完命令,大赞了一声:“虚则实之,实则虚之,高级!”

余启龙也是一员智将,也是一员从战火中打出来的战将,二十四岁,河南商城人,1932年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河南商城县独立团第1连第3排当上一名战士。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7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从通讯员做到通讯班班长,之后任红25军第74师第244团第1营第2连排长、连指导员、支部书记、连长。红28军成立后,任手枪团分队长,参加过黄安七里坪、贺山突围、将军山战斗等反“围剿”战斗和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开始后,任新四军第4支队司令部副官,1938年2月任新四军第4支队第7团第2营营长。他对战局有一种直觉,也许这就是枪林弹雨中打出来的经验,他从身边的战士手里拿过一支三八部枪,对身边的四连长说:“我们俩打最前面的两匹马,我打头一匹,你打第二匹。”

四连长点点头,也拿起一支三八枪,两人随便瞄了瞄,两粒子弹差不多同时射了出去。只见最前面的两匹拉车的马脑袋上冒出一团血花,轰然倒下,把身后拉着的大车也带倒在地。两架大车歪倒,立即将整条道路全部堵死,运输队后队不知道发生什么事,还在往前走,很快,运输队就聚集在一起。

这时,枪声又一次响起,这是第三次放空枪了,运输队所有的人都知道,第一时间必须蹲下,凡是不蹲下的,打你没商量。就在所有的人全部蹲下时,山坡上传来了嘹亮的号角声,路左边,一下子冲出了数百人来。

罗卫的人一路跑,一路往运输队的上空射击,m712清脆连贯的枪声,仿佛表明自己强大的火力。日军又一次表现出与民夫的不同,民夫只是蹲下身子,双手抱头,努力把自己藏身在大车或者牲口旁边。日军则见势不妙,拔腿就跑,当埋伏的队伍来到运输队旁边时,日军士兵已经跑出去很远。罗卫让战士们对着几百米外的日军背影扫了一梭子,不是为了打中日军,而是开枪为他们送行。

“行了,老乡们,起来吧!”余启龙叫道:“日本人打跑了,你们可以回家了,车上的东西交给我们就行。”

一个胆子大的老乡壮着胆子说:“长官,不要我们帮忙运回去吗?”

“不要了,卸完车你们就回去吧。雨衣就不脱了,你们穿回去吧,这个东西挺好的,别淋坏了生病。”余启龙说完,让战士们开始卸车马。

指挥部里也是一派沸腾,林英坚说:“日本人这次是太失算了,下雨天,飞机出不来,估计现在还不知道整个运输队已经被劫。我们虽然在雨里打得很辛苦,但是没有飞机,能够让我们从容布阵,我宁愿辛苦一些。”

黄天化总算松了一口气,找了个椅子坐了下来,对杨克志说:“中午喝点?”

“喝点!必须的。”杨克志说:“好好的庆庆功。”

胡继庭说:“我先去交待伙房,熬上几锅姜水,给战士们去去湿,如果有红糖就更好了。”

“红糖?我们有。”黄天化又一次看了一眼自己不太理解的这位军官,他一会儿左一会儿右,不知道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对自己人是很好的。

两个小时过去了,第一批运物资的士兵回到了驻地,放下东西喝下一碗姜糖水后立即回头,他们今天有得累了,起码每个人要走五趟才能把东西搬完,日本人的东西真多,吃的穿的用的,子弹炮弹,还是六门拆得零碎的九二式步兵炮。

杨克志一听,转身就往雨里走去,指挥部里所有的人,除了伙房的人,全部顶风冒雨走了出去,他们也要去搬运物资,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

黄天化抬起头,让雨水淋在脸上,七月的雨,一样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