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权臣的宠妻(穿书)第37节(2 / 2)


  果然是一本废书,除了吓人,要你何用!杜秋蔓暗骂。

  临走前,杜秋蔓将一个新铜锅给楚成月留下,还特地让大妞来指导楚府厨子要怎么做这个新鲜吃食。这是在经过麻辣九宫格后改良的不辣锅子,当时楚成月已经回青州了,没有吃到。

  杜秋蔓贴心道:“高汤打底,然后涮肉涮菜,可好吃了。现在尚属春寒,你多吃些温补的,对身子也好,也不用担心饭菜送来的路上凉了。”

  楚成月开心收下。送了自己亲手做的香囊给杜秋蔓:“这里面放的是安神香,你挂在床幔上,晚上也能睡得更好。”

  小姐妹两人互换了礼物,见天色不早,杜秋蔓挥手让楚成月不要再送,登上马车回府了。杨明昭回来时,就看见杜秋蔓书桌上放了一个精致无比的香囊,那针脚一看就不是杜秋蔓绣的。

  “昭哥儿回来了?”杜秋蔓笑道,“我刚拿了一摞白玉纸回来,你看,现在的白玉纸比之前的要更好用了,听说是造纸的师傅们又改良了不少。”

  杨明昭装作不在意的语气:“姨娘又做香囊了?”

  “没呀。”杜秋蔓看着桌上的物件,解释道,“这是七娘送给我,她昨儿从青州回来了,你怕是还不知道。”

  说着,将香囊拿在手中细细看去,得意道:“七娘说让我挂在床幔上,是不是很好看,香香的。我打算描一下样子再挂上去,以前都是姨娘给我绣东西,我也想绣一个好看些的帕子给姨娘……昭哥儿,你觉得……”

  后面的话杨明昭完全都听不进去,只剩下——挂在床幔……蔓姐儿的床幔……床幔……

  那上面是能随随便便挂东西的吗!

  “昭哥儿?昭哥儿?!”杜秋蔓晃了晃手。

  杨明昭嫌弃道:“这香囊也太香了,我记得你一向不爱这样的香气。”

  “是有点浓。”杜秋蔓放在鼻下嗅了嗅。小巧的鼻尖,轻轻触碰在香囊上,看的杨明昭头发都要炸起来了,恨不得伸手将碍眼的香囊直接扔出去。

  “还是蛮好闻的。”杜秋蔓道,“我放在这里散一散,等味道淡些了再挂上就好。这是七娘亲手做的呢,大老远从青州带来的,也是她的一片心意。”

  杨明昭:“……”会刺绣了不起啊!

  “你怎么这时候回来了?”杜秋蔓问道。虽然现在是属于书院十日一休的时候,但今年正好是亥年,县里已经宣布二月底组织县考,许多考生纵然是休息,也会在书院苦读。

  杨明昭眼神游移,他这不是听吴大全说楚成月回来了,所以才急匆匆的下山了么。见到杜秋蔓不赞同的神情,杨明昭难得心虚的低下头,老实认错:“我这就回去读书。”

  杜秋蔓只当他是小孩贪玩心态,拿出长辈架势,语重心长道:“行百里者半于九十,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事情也有许多,昭哥儿你可不要仗着自己有天赋就不用功了,等你考完了想怎么玩儿都行。”

  杨明昭:“知道了。”

  杨明昭在府里待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就去书院了。江氏还感叹,这孩子怎么来去匆匆。杜秋蔓道:“他都要考试了,肯定会紧张些。”

  江氏是经历过科考的,当初杜英就是一路考到京城中了进士,拿了七十六名,在寒门中实属难得。顿时道:“考篮,人参,碳火等物都得备上了。”

  “人参?”杜秋蔓吓了一跳,“考试需要这个吗?”她对古代科考一点概念都没有……

  江氏解释道:“县考一共要考五场,每考一场后第二日便会出成绩,若是不合格,下一场便不能考,只有考完五场且合格者,才能去府试。只有考完府试,才能算是童生。许多学子看到成绩后可能会喘不过气,这时就得用参片提气。对了,咱们最好还要备一个郎中在府里!”说罢,便让大妞拿帖子去请大夫,每到科考年,也是各个医馆生意最好的时候。

  杜秋蔓听得瞠目结舌。童生连功名都不算,都要考这么多场,古代科考竟然这么难。

  不过想想“梦中书”里对昭哥儿的描述,除了最后结局凄惨,昭哥儿在入朝为官的过程中并未受到多少挫折。

  参片与郎中,昭哥儿应该是用不上的,杜秋蔓默默握拳,肯定用不上!

  当夜,杜秋蔓望着床幔,脑中不断回忆着梦中书的描述。自从楚成月的真实性格与梦中书中描绘出来给人的感受完全不一样后,她就一直很好奇,这本“书”的完整性。

  梦中书主要是围绕及笄后的楚成月与三皇子之间的恩怨纠葛展开的,其他人都是配角。什么大梁皇朝,什么江山社稷,那都是浮云,这本书的核心就是讲的“你爱我,我不爱你,我跑了,我后悔,我发现我还是爱你的”这么个过程……简称楚成月与三皇子的恋爱史。所以在此之外的内容,书里则是能省则省。哪怕杨明昭在书中是最大的反派,但他的作用也只是用来衬托三皇子的光辉形象罢了……

  杜秋蔓在脑中翻了一会儿,实在是找不到实用的信息,除了那些情情爱爱,剩下的都是脖子以下不可描述的情节,她也没什么兴趣——果然是一本破书!

  到了二月廿二,周达在县署设考棚,坐北朝南,设下龙门。

  礼官唱礼,所有考官望北祭拜。

  黎明时,衙役们在四周举起了火把,考生们带着考篮在县署前排队等候,连带送考的亲友,加起来百来号人,但现在,却没有人发出多余的声响,现场十分安静。

  杜秋蔓原本不紧张的,看着这架势不经咽了咽口水。

  杨明昭排在中间,比起前后的人,看起来年纪就小了许多。杜秋蔓紧紧盯着他,生怕他在排队入场的时候吃亏。

  终于到了杨明昭,他伸开手,让衙役检查,一派坦然。衙役对他都熟了,根本就没有为难什么,检查后见没问题,便让他通过。杨明昭抽空回头望向杜秋蔓,做了个口型:“放心。”

  杜秋蔓猛地点头。

  杨明昭笑了笑,拎着考蓝信步走进,这次是真入考场了,不考完不会出来。

  江氏见着杜秋蔓难得紧张的模样,轻轻拍了拍她的手,笑道:“不用担心,既然书院让昭哥儿来考,自然是有把我的,更何况如今的县令是周大人,昭哥儿不会落榜的。”

  杜秋蔓想了想……也是。

  如今考试并不糊名(坑爹不?),县考的主考官是本地县令,换言之,假设有人真是个草包,但只要和县令关系好,通过的几率也很高。

  由于不糊名,所以学子们名声越高,知名度越高,让考官认可的几率也就越高。她的君子扇能卖的那么好,也正因为君子扇是一个传播名声的好工具。

  一连五日,杜秋蔓每日都在衙署外等着杨明昭出来。也看到了不少痛哭流涕的学子,还真有几个学子是被抬出来的……

  “这才是县试啊……”杜秋蔓叹道,“后面还有两场,考完才是秀才呢。”

  终于杨明昭走出,杜秋蔓赶紧迎上,也不敢问成绩,正犹豫着,杨明昭噗嗤一笑:“我考的还行,不用担心。”

  “这就好,这就好。”杜秋蔓捂着胸口。

  果然,等到公布成绩那日,吴春挤在红榜下,找着自家公子的名字,见到第一个,大喜:“我家公子得了头名!!案首!!!”

  周围之人纷纷恭喜,有眼熟的,顿时道:“你是杜家的下人?那案首便是杜府的杨小公子啊!可不得了,年岁尚小就拿了头名!”

  吴春一副与有荣哉,笑的合不拢嘴,一路跑回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