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68)(1 / 2)





  沈母正和两位亲家母一起挑布料,那是施野今天送来的,特意送给亲戚家的女眷的,正好给几位姐姐和老太太们做新衣裳。

  这匹紫色的好看,庄重大气,做条裙子再绣上几朵白梅肯定好看。

  我还是更喜欢那件暗红的,比较适合我这老太太,其他颜色太艳了。

  您年纪不大,可不能把自己往老气里打扮,这长安城里的贵夫人们哪个不是鲜亮着出门的,再让沈菱给你买几套宝石头面,看起来能年轻十几岁。沈母要是嘴甜起来的时候是非常容易交到朋友的,哪怕是亲家母这种天生敌对的关系,也对她怒不起来。

  沈嘉走进来时正好听到这一句,高兴地说:宝石头面的话我库房里还有几套,都舍不得送给娘亲,不如就送给两位老太太吧,让管家去取来给两位老夫人挑一挑。

  正常可没有哪家的老爷给别家的老太太送头面的道理,但沈嘉是后辈,看在他姐姐面上也说得过去,只是让人有些惊喜。

  这不好,哪能让小舅子破费?贾老太太是不稀罕什么宝石头面的,哪怕心里喜欢也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好意,好像显得沈嘉多有钱似的。

  沈嘉可不管这些,让管家送来两个盒子,一盒红宝石的,一盒是蓝宝石的,俱是上等精致的头面,没有哪个女人看了不喜欢的。

  沈嘉也不等她们选,给贾老太太送了蓝宝石的,说:这气质最配您了,低调奢华,等二姐夫高中那天最适合戴这个了。

  红宝石那套塞给张家老太太,您一看就是喜欢红红火火的,这个最衬您,显得肤色白皙透亮许多,看着就跟三十岁似的。

  这可真是嘉嘉这张嘴啊,太会说话了,老姐姐有这个儿子简直是祖坟冒烟了,我家张禄要是有他一半懂事我就没什么好愁的了。

  沈母的目光落在沈嘉身后的赵璋身上,屁股已经坐不住了,特别跪下迎接,尤其沈嘉还当着他的面送礼夸人,也不介绍一句,太怠慢了。

  沈母笑容勉强地回了一句:他顽皮起来的时候真是会把人气死,哪里有张禄省心。说完不顾大家说什么,上前去拉着赵璋的手走过来,要介绍时却又不知道该怎么介绍了,总不能说这是我儿婿。

  这位是两位亲家母刚才就看到人了,可人家没介绍也不好意思问,又怕是沈嘉官场上的朋友,坐着都有些不自在。

  这是嘉嘉的好友,呵呵,姓赵,庭哥儿的亲叔叔。沈母不等大家反应,就冲着沈嘉挤眉弄眼,这里都是女眷,你带赵公子去你院子吧,晚上留下来吃饭。

  赵璋朝两位老太太冷淡地点点头,并不亲近的样子,但对沈嘉的三个姐姐却和颜悦色许多,还送上了见面礼,连她们的孩子也没落下,而且都是重礼。

  沈菁不敢收,我家的就不必了,上回已经给过见面礼了,哪能一直收你的礼?

  一些小玩意而已,大姐不必客气,赵庭回去后对你家涵哥儿赞不绝口,正巧我想请沈嘉给赵庭当老师,不如就让涵哥儿一同上课吧,有个伴他也不会那么孤单。

  沈菁虽说还不知道这对叔侄的身份,但从他们的气质和送的礼品就能看出,必定是世族大家出身,而且张口就能让五品官员给他家孩子授课,那怕是皇亲国戚了吧?

  这我家涵哥儿调皮的很,且没什么学问,怕给庭哥儿拖后腿。沈菁虽说喜欢这对叔侄,门户悬殊,她担心儿子会受委屈。

  不怕,能被拖后腿只说明他学的不够用心,而且也不是天天,只是赵庭来沈府的时候让他陪一陪。

  那也好,有嘉嘉教导,我也不怕涵哥儿不听话了。

  家里其他几个孩子都还小,否则沈嘉不介意一起教了,他行了礼就带赵璋离开了。

  回到正院,徐嬷嬷已经得到消息,正领着下人在门口跪地迎接,可比沈家下人隆重多了。

  起吧,在沈家,一律规矩都按沈府的来,不必如此慎重。赵璋虚扶了徐嬷嬷一把,又问她在沈府待的习不习惯。

  这府里清静,主子随和,待下人再宽和不过了,老奴从未觉得如此舒心过,往后皇上想让老奴回宫,老奴也是不回的。徐嬷嬷开玩笑说。

  那就在沈府养老。赵璋也没什么意见,宫里可没沈府这么舒心惬意,连他都想常住这里。

  沈嘉带他去书房,亲自将奏折搬出来,又一份一份先过目后给他分类摆好,然后拿了自己的公文出来和赵璋一同办公。

  赵璋这回总算舒坦了,一个人在冷清的御书房里工作远远没有两个人一起工作来的快乐,连效率都高了不少。

  看到好笑的奏折还会与沈嘉分享,遇到问题也有个人商量,日落前就将重要的奏折批阅完了。

  他放下朱红色的御笔,伸了个懒腰,抬头就见沈嘉撑着下巴正在看他,也不知道看了多久,脸色蓦地一红,打趣道:好看?

  当然好看。

  有你好看?

  那是自然,我男朋友气吞山河、气质高华,宛如皎皎明月,今天这一身特别帅气!就是看着有点热。

  你上回说的自动转的扇子呢?做出来了没?

  沈嘉换了个姿势,懒懒地说:你不是说用不着吗?

  那是在宫里用不着,在你这里有谁给朕打扇?

  那还不容易,叫个侍女进来伺候就是了。

  朕不想有第三个人在。赵璋摇头,好不容易和沈嘉清清静静地在一个屋里,哪能允许有外人插足。

  沈嘉笑了笑,起身说:我去瞧瞧做好了没,好了就给你抬过来。

  赵璋将桌上的奏折收起来,让他等自己一会儿,等收拾好了和他一起出门,一起去看看。

  木匠的作坊在后罩房,里主院有些远,好在太阳下山了,天气凉爽了些,两人走在路上也不觉得难以忍受。

  上回让他们做的家具什么时候能做好?赵璋还惦记着自己的东西呢。

  在做了,毕竟是要送进宫的东西,光木材就等了半个月,做好了还得雕画上漆,没三个月哪能完成?慢慢等着吧。

  赵璋并不是真图那几把椅子几张桌子,只是想早点用上和沈嘉一样的东西,最好能把他的寝殿布置成沈府这样的,那哪怕自己一个人睡的时候也不会觉得太孤单。

  大热的天,沈嘉让木匠每天工作四个时辰就可以休息了,都是给自家做活,并不赶时间,但这府里吃的好住的好,两个木匠感恩,从不磨洋工,都是加班加点给沈嘉做东西。

  他们进工房的时候,就听其中一人高兴地说:真的做出来了?风力如何,快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