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92)(1 / 2)





  何彦冷哼一声:因为我能干,一个顶十个,而且你以为谁都能伺候我家老爷的吗?

  沈嘉身边人确实不多,何彦一人身兼数职,不过他确实能干,能做到生活助理和工作助理的大部分事情,除此之外,潘辰潘默兄弟也一直跟着他,也是一个顶多个的全能型助手,所以沈嘉完全没想过要添人。

  沈嘉问吴璟:你昨日回去怎么与你父亲说的?

  吴璟睁着一双灵动的大眼睛看着他,就说我想经商,让他先给我一间铺子练练手啊,我这要求不过分吧,我都说了以后分给我的家产可以抵掉一部分,他居然听完差点晕过去了,真是的。

  沈嘉头疼地摸了摸太阳穴,吴大学士上辈子做什么孽了才生了个这样的儿子,也不想想吴家是什么样的人家,世代腐书网,哪能让直系子弟去经商?

  吴璟说自己要经商肯定是行不通的,吴大学士没有打断他的腿就算不错了。

  你太冲动了,怎么能直接说呢?沈嘉感慨道。

  不然呢,一间铺子而已,还要怎么说?

  你还什么本事都没有学到,就这样跟你父亲说要经商谁信啊,最起码也要学点基本常识吧。

  吴璟感觉自己被侮辱了,撅着嘴问:我还要学什么?商场上那些弯弯绕绕我也不是不知道,能不能成当然要做了才知道!

  沈嘉鼓励他说:你自信是好事,但你爹不信任你啊,不如你先拿出一个具体的方案来,假如你有了一家铺子,你要卖什么,怎么卖,写详细了给你父亲看,这样才有可信度。

  吴璟眨眨眼,一点负担都没有就把自己父亲卖了,他说:我父亲才不懂这些,他眼里只有那些文绉绉的诗词古籍,哪里懂经商的事?

  沈嘉想想也对,让一个大学士约会经商也太为难人了,既然人送到他这里了,那他指点一二也说得过去,那你写好了给我看,如果怕我看不懂,我可以请魏老板帮你看,或者,你干脆去给他当随从算了,总比我跟着我去衙门好。

  吴璟跳了起来,脑袋装到车厢顶上,把沈嘉主仆看得一愣一愣的,没等他们关怀,吴璟就高唿:停车!

  他便沈嘉做了个揖,高兴地说:您说的对,我应该向大商贾学习,我这就找他去!说完转身就跳下车往回跑,沈嘉想阻止都来不及。

  老爷,咱们追么?何彦小心翼翼地问。

  沈嘉摇头:算了,让他去碰个闭门羹也好。

  何彦小声嘀咕:怕就怕他把刚到手的五百两白送给别人了。

  沈嘉愣了一下,催促道:那还等什么,追啊!

  第九十七章 战事起

  沈嘉提熘着吴璟回来,见他焉头耷脑的,忍不住头疼地训道:你这火急火燎地跑去,人家又不知道你是谁,怎么可能会留你?就算看在你爹的面子上收留你也未必会尽心教你。

  吴璟求教:那沈大人觉得我该如何做?

  沈嘉莫名觉得这孩子有些讨喜,毕竟心思单纯,没什么坏心眼,这样的人其实是做不来奸商的,但他有心学也没什么不好。

  你呢,最好请你爹出马,让他与魏老爷说一声,就说朝廷现在与四海书铺做报纸,我们这边得派几个人过去监督,你不止要自己去,最好还要带两个精明的管事去,免得人家卖了你你都不知道。

  不能吧,如此一来魏老爷怎么会同意?

  那就得看你爹的面子大不大了。按沈嘉的想法,吴海清也是文人代表,就跟现代那些大作家大学教授似的,一般人巴结都来不及呢,这点小事肯定会同意。

  不过吴璟没信心,他苦苦哀求沈嘉:沈大人帮我去与父亲说说吧,我去说他肯定不同意的。

  沈嘉到没拒绝,当天下衙后就去了吴府,见到了还埋头在书房审稿的吴海清,一脸亢奋,但蓬头垢面像是几天都没出过门似的。

  他抓着带路的小厮问:你家老爷这个样子多久了?

  那小厮一言难尽地回答:自从上回您来过以后就一直这样了,除了上茅房,吃住都在书房里,我们夫人都气的回娘家了。

  沈嘉同情地看了吴璟一眼,后者淡定地说:没事,我娘总喜欢找各种借口回娘家,她巴不得我爹住在书房里不出来呢。

  沈嘉满头黑线,这熊孩子瞎说什么大实话,这话被吴大人听到估计得发飙。

  他去敲门,咳嗽了两声提醒吴海清有客造访。

  别来烦我,有事找大少夫人和大少爷,还有,记得替老夫再去请两天假。

  沈嘉笑着说:吴大人,您这是闭关修炼吗?怎么感觉都走火入魔了呢?

  吴海清听到他的声音抬头,惊喜地问:沈大人怎么来了?来的正好,快进来,我发现了许多佳作,都不知道该排哪个好了。

  沈嘉走进去,发现地上全是稿纸,都没地下脚了,吴大人吩咐小厮:把地上这些垃圾收拾出去烧了,都是些不能看的东西。说完他拿出一个精致的紫檀木匣子,谨慎地打开,推给沈嘉:快来看看,都是好东西,我今日才知道,咱们大晋人才济济啊,没想到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人也能写出绝世佳作。

  沈嘉也稀奇,想看看都有什么没看过的好东西,然后就跟着一张一张看过去,大多数都是诗词,还有写得好的策论,其中一篇写的还是朝廷刚发布的政令,写的非常详细,优点缺点都写齐了,拿到朝会上就能用的水平。

  还有几篇短篇散文诗歌,辞藻华丽,若是编成小曲,估计又能风靡一时。

  除此之外,居然还有些不太一样的稿子,比如介绍美食的,比如探讨当前经济形势的,更让沈嘉没想到的,这样的稿子吴大人居然也会留下来,并且认为好,这说明他的看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沈嘉帮着他将第二期的报纸重新排版了一遍,第二期的报纸比第一期内容更多元化,版面设计更精致,还附上了一些可爱的小图,如果能用好一些的纸打印出来,说不定还能成为珍藏版。

  沈嘉灵机一动跟吴大人说:不如等年终,我们做一版报纸珍藏版,将一整年报纸中最精彩的部分摘抄出来,加上配图做成一本精致的刊物,价格可以定十两一本,说不定一次就能赚回本钱了。

  吴大人心想:我的乖乖,一份报纸才两文钱,这一本刊物居然要十两,那能买多少份报纸了?真的会有傻瓜去买吗?

  听起来不错,到时候就多劳沈大人费心了。

  沈嘉说:我们还可以在年终时弄一个投票,召集长安或者是附近的才子,对这一年的报刊内容进行投票,选出最佳的十个作品,对作者颁发奖励,如此一来,以后投稿的人会越来越多。

  但是这么一来,也有可能会发生冒名顶替、弄虚作假的事情。

  沈嘉觉得这没有什么,才学这种东西是掩藏不住的,是金子总会发光,一个人想要冒名顶替另外一个有才学的人是很难的,除非他不出去交际。

  那就在报纸上公开加一条说明:作品必须是本人所有,但凡发现盗用、抄袭者,我们将会在报纸上公开,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他的恶行。

  我看行,还是沈大人想法灵活。吴大人这才注意到自家小儿子也在书房里,拿着一张图稿发呆,还打了个哈欠。

  他指着儿子问:你怎么还在这里?既然回来了,就赶紧去接你母亲回家,。总待在娘家算怎么回事,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不待见她呢。

  吴璟翻了个白眼,暗搓搓的说,反正这家里有她没她也没两样,娘想去外祖家就去呗,家里不是有大哥大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