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8节(1 / 2)





  太子党遭到了剧烈的打击,与太子走得近的相应官员接连问罪,孟国公被夺去国公之位,全家被抄,男子斩首,女子充妓。

  唯一没有受到太多影响的是楚临风,他的官职暂时没有被捋,而他本人也吓得魂飞魄散。

  他原本以为贤王倒台,太子就是稳稳的储君,谁曾想,贤王倒台还未到一个月,太子就被皇帝打入了死牢,他们相应的党羽也受到了剧烈的打击。

  这事和他最初的预想完全不同!

  景渊在听到皇帝的那道废太子的诏书时,眸子里是满满的冷意,对于皇帝的凉薄,他比谁都清楚,只是他没有料到皇帝对于自己的儿子也一样凉薄。

  长卿轻声道:“将军以贤王的死扣开皇上的心门,再用卖官和欺凌臣妻之事来加大皇上心里的怒气,最后再用阿吉单于和太子的盟书做最后的进攻,皇上果然就动了怒。”

  “其实这一次数真正有用的是那份盟书。”景渊对这些事情看得无比的清楚:“上次太子弄丢了兵符,就已经惹得皇上很不愉快,父子俩人早有猜忌。”

  “只是早前的那些猜忌只是在心里猜,并没有真正的证据,所以那件事情只能放在那里,而这一次加上阿吉单于的盟书,皇上就会怀疑太子偷了兵符之后,会和阿吉单于夺皇上的天下。”

  “对皇上而言,他的天下比什么都重要,他的儿子做出这种事情来,那么这个儿子也就不会再要。”

  长卿感叹道:“阿吉单于和太子的盟书将军是上个月就得到,太子也是自己作死,居然真的动了谋夺皇位的心思。”

  “他作不作死我不知道。”景渊冷冷地道:“他敢对我和浅语下手,那么我就不会再容他。”

  上次兵符的事情,景渊知道这中间有皇帝的手笔,明面上他也不好多说什么,也就象征性的在皇帝那里闹了一回,这事就没有再提。

  他不提不代表他就没将那件事情放在心上,相反,他从很早之前就在为自己谋求退路,他因为知道皇帝的凉薄,所以才更加小心的去处理这些关系。

  朝中的关系,人员的安插,他不是回到京城之后才有所动作,而在他在交趾国取得胜利之后就有安排,他最初的目的很简单,只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

  而后续发生的事情,不得不让他做更多的准备。

  他是景渊,不会坐以待毙的景渊,这一次太子触碰了他的逆鳞,必将太子除去。

  太子的案子牵扯极广,说是举国震惊一点都不为过,依附太子而生的官员很多都倒了大霉。

  刑部忙着查太子的案子,哪里还顾得上夏浅语的那桩小案?

  等到太子的案子基本上调查清楚后,相关人员落网后,已经是一个月后的事情了。

  皇帝这段时间因为这一连串的事情,他的情绪非常低落,他事后想起太子的事情觉得当时暴发的太过密集,幕后应该有人推手,只是在京城,有这种能力的人并不多。

  皇帝首先想到的就是景渊,只是他很快就将景渊排除了,原因很简单,景渊回京城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不可能具备这种能力。

  最重要的是,景渊虽然有点心思,但是留在皇帝心里的印象还是那种喜欢打打杀杀的臣子,不是那种心机深重之人。

  再则这一个月来,朝中的臣子们见皇帝对太子失望,一个个对太子的态度都是痛打落水狗,罗织各种证据往太子的身上安。

  而景渊却似乎完全不关心这事,天天去户部的衙门找楚临风的麻烦,查夏府货品的事情,楚临风这段时间因为太子的事情,再加上景渊天天纠缠,他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

  皇帝在知道景渊的这个举动后心里有些好笑,景渊是个不错的战将,但是在人情世故上却终究显得有些欠缺,目光也甚是短浅,只看得到眼前的利益得失。

  而景渊对夏浅语的关心,皇帝觉得景渊也算是个情种,只是皇帝现在自己过得不舒服,他也不会让景渊过得舒服。

  于是当刑部把夏浅语的案子呈到御前时,皇帝朱笔一挥,直接夺了夏府的皇商之职,抄没夏府所有家产。

  景渊很快就知道了皇帝对夏府的判词,他当即就跑到皇宫里找皇帝理论:“皇上,夏府是被人陷害的!臣了解夏浅语,她绝对不会做出这种事情来!”

  皇帝抬眼看了他一眼,见他一脸的愤怒,皇帝莫名觉得舒服了不少,当下便道:“你有证据吗?”

  景渊:“……”

  这事他要有证据就不在这里跟皇帝多说什么了。

  ☆、其他类型一品茶美人

  皇帝淡淡地道:“但是刑部送上来的文书却全是证据,所有的一切都证明夏浅语有弄虚作假了,朕是看在你的面子上只抄没夏府,夺了夏府的皇商资格,否则的话夏浅语做为夏府家主当处流刑。”

  流刑便是流放之刑。

  景渊心不甘情不愿的谢了恩,第二日便呈上辞呈,不在京中为官,申请调到合州为了总兵,皇帝自然不会允,于是他又上了一道折子,直接辞官,连平远王这个王爷也不做了。

  皇帝看到景渊的这道折子心里倒有些想笑,当下自然也是不允的。

  于是景渊又上了一道折子,说他心情不好,要请三个月的假出门散心。

  皇帝觉得景渊的这些任为多少有些有任性,却又觉得像景渊这种心事全写在脸上的臣子实在是好拿捏,而景渊打仗还是有一手的,自然还是要将景渊留着,适当的要哄一下,于是便准了他最后这一道折子。

  皇帝的批复下来时,景渊已经收拾好东西,准备去梅城了。

  长卿在旁笑道:“将军怎么知道皇上一定会批这个折子?”

  “我连上三道折子,在他的心里必定以为我是在和他置气,到这一道折子的时候,他觉得我应该平静下来了,同时也需要安抚一下我了,所以他一定会同意。”景渊淡淡地道。

  长卿笑道:“将军对皇上的脾气拿捏的还是相当准的。”

  “和他做了这么多年的君臣,他是什么样子我自然知晓。”景渊的眼里有了几分冷意。

  皇帝绝对算不得是明君,既然不是明君,那么大家就凭手段了。

  长卿的心里有些感叹:“将军是连皇上对夏姑娘的处罚都猜到了,这个处罚对夏姑娘而言只怕也是个巨大的打击。”

  “只要人没事就好。”景渊在这事上看得相当的开:“她好好的,以后要赚回这笔钱不算难事,等我把这群杂碎收拾好了之后,她想要再做皇商也一样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