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4章(2 / 2)


  “跟你母亲没干系,就是帮,我老婆子也是看在你的份上帮她们。”贾母轻叹一句,确实有几分不情愿。若是帮了,她们晓得领情也罢,就怕援救之手一伸,反被人家咬一口。

  宝玉嗅到希望,惊喜的张大眼看贾母:“老祖宗,您这是答应孙子了?”

  “为了我孙子的大爱仁厚之心,帮一下又何妨。孩子,祖母虽不喜薛家,但你能有如此心胸,祖母很高兴。青出于蓝胜于蓝,你觉悟高,比祖母强多了!”贾母哈哈笑。

  宝玉松了口气,感激的跪地给贾母磕头。

  贾母扶起他,笑道:“可不是白白答应你的,有条件。明年你出孝期,便要参加乡试,我要你不仅榜上有名,须得排名前三十。”

  宝玉干脆应下,举手发誓道:“从今日起我便发愤读书,若未达成,我宁愿三年不出门。”

  “但愿她们知道你有如此善心,能醒悟。”贾母拍拍宝玉的肩膀,打发他回去歇息。

  既是如此,那教训薛家的事便到此为止了,左右薛家已不足为惧,没什么可畏。

  贾母赶紧派人给尹尚通信,看看张岚那边进行到哪一步。

  次日早饭后,尹府来人悄悄告知:“张岚已经提过了。”

  王熙凤闻言,禁不住笑道:“那日我瞧他不大还说话,还觉得他性子有些稳重过头了,没想到哟,他在皇帝跟前话说得快!”

  ☆、0第106章

  贾母呵呵笑,没说话。

  王熙凤一时高兴,竟忘了后来宝玉那桩事儿。她赶紧收了脸上的笑,谨慎的看着贾母:“老祖宗,您看这可怎么办。您刚答应宝玉说要帮她,这会子闹到圣上跟前,咱们也说的不算呀。不如孙媳妇儿替您去跟宝玉解释,这是天命,叫他认命去就是了。”

  “答应孩子的,岂能出尔反尔。”贾母笑了笑,心情丝毫不受影响。

  王熙凤瞧着老太太满面春风的样儿,感觉这件事似乎也在老太太的预料中。可她实在是想不通,若是薛家败了,宝钗的今后的日子只会比现在更惨。难不成就为了给她一个好归宿,让自家大老爷和太太认养她?不行,不行,这太不符合规矩。就算薛宝钗品貌再好,她后面还有个混账大哥拖后腿。王熙凤绝不愿让她拉低荣府小姐们的水准。巧姐儿眼看就要长大了,过几年便得订亲,这可是关系到她切身利益的事儿。

  王熙凤怕表达的太直白惹怒了老太太,仔细斟酌句子,委婉的跟贾母道:“若不然我叫人在京郊准备宅院和几百亩田地,另拨些银子备着,以防意外?”

  贾母听懂了王熙凤的意思,笑道:“我只是答应宝玉会给宝钗一个归宿,可没说要承包她全家。谁说好归宿便一定要得富贵之门?”

  王熙凤醍醐灌顶,瞬间就明白了。原来老太太的想法跟她差不多!王熙凤心里顿时松口气,笑得合不拢嘴,甭提多开心了。老太太能这么想真好,他们荣府如今是比从前繁荣富贵了,却也是事儿多的,尚且自顾不暇,哪有精力去对付薛家那样的一大家子。

  薛家的事儿,贾母决定暂且静观其变,在朝廷那边没表名对薛家的态度之前,贾母不会有任何动作。

  那日张岚在皇帝跟前提薛家,具体如何却没人知道。事后,他便领命出京办事,隔了半个月才归。尹尚见了他,才得具体消息,亲自前来告知贾母。

  “前两日皇上上书房内的一盆盆景坏了,这山水盆景是夏家这月初八供奉上来的,奇峰峻峭,古树葱茏,十分好看。皇上很喜欢,特意起了名叫‘盘上江山’。没想到才几日的光景,有棵九里香枯死了。照看盆景的俩小太监倒霉了,张大哥去的时候,偶瞧了一眼,说那九里香是从根上坏的。皇上叫人把树拔下来,果是如此。谁曾想这树外表郁郁葱葱,其实从心上已经开始坏了,应那句‘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尹尚仔细描述到。

  邢夫人坐在一边听得起劲儿,微微伸脖子问女婿:“接下来呢,圣上没怪罪夏家?”

  “怎么可能饶了他们!”尹尚叹道,接着说,“皇商的帽子肯定不保了,这算欺君犯上,纵然夏家人怎么解释找借口,肯定少不了抄家的下场!”

  “说了半天,没听你提薛家。”贾母冲尹尚挤眉,半开玩笑道,“你这孩子,莫不是说跑题了?”

  尹尚忙拱手笑道:“老太太别急,这是先话,说了这些,再说后话才精彩呢。”

  “快说,等不及了。”邢夫人看眼王熙凤,笑着催她道。

  尹尚笑着点头,接着道:“张岚兄弟厉害!皇上刚下令叫内务府总管彻查夏家的事,他便开口顺嘴说‘薛家或许还不如夏家’。皇帝问他为何有此说,张兄弟便讲了讲如今这些皇商耽误的例子,又说夏、薛两家结亲退婚的事。皇上一听觉得有理,连夏家都嫌弃的人家能是什么好货?可说到底薛家没罪,皇上就没多说什么。后来张大哥一句‘防患未然’,皇上立马拍桌,叫内务府主管把薛家也算上。皇上说了,一旦查实按律处置。”

  “原是这样,那薛家岂不是摊上大事儿了?”有钱能使鬼推磨,薛家以前只要肯使钱,将基本都有法子逃过。可这回是被当朝天子盯上了,多少金银珠宝打出来都不好使了,看她们怎么办!

  薛家的往来业务都是归薛蟠在管,可这厮不务正业,属下背地里不知干了多少贪赃枉法的勾当。别说内务府肃查,就他们在荣府住那几天,王熙凤都瞧不下去那几个外宅管事的爷们。此番薛家绝无可能逃过了。

  啧啧,如今想想,薛家母女可怜见的。

  “若真抄家,一家子都是犯妇,宝丫头别说嫁人了,正常人生活都过不得,要去官家做丫头伺候别人的。”邢夫人想想就觉得怕,捂着胸口难受。其实若说薛家这点事儿也不算个什么大事,张狂点,惹点事儿,弄点权。老爷没改邪归正前,也就这样。邢夫人想想就后怕,幸亏老爷改了,不然今儿个被抄的会不会就是……呸呸呸!若是她活了一把年纪了还要干粗活伺候人,她宁肯去死。

  王熙凤赞同邢夫人的话,安安静静的等待着老太太发话。这回老太太得动手了吧?

  贾母咳了两个瓜子,打发尹尚回去陪媳妇儿,他也要歇着了。

  “老太太,大喜,尹三爷大喜呀!”周瑞家的喜气洋洋的跑进屋,没错,是用跑的。周瑞家的见着邢夫人等都在,挨个叫着称呼报喜。

  贾母愣了,瞧周瑞家的高兴成那样儿,该是个挺大的喜事儿,可她记得最近好像没什么可惜的事儿。黛玉和张岚的婚事还在慢热发展中,探春定了,惜春太小,宝玉这儿得她做主,人还在选,反正距离他出孝期还远着。还有什么喜事?难不成是……贾母望向尹尚。

  尹尚同样不解的看向贾母。

  贾母扒拉手指算日子,“这才多少天,迎春就怀了?”

  周瑞家的惊喜的点头:“是怀了!尹府的人说老大夫确诊三遍呢,一准是。”

  尹尚愣愣的站在原地,一时间不知道摆什么表情好。

  众人哄笑,都哄他走,快回家陪媳妇儿去。

  尹尚这才彻底回神儿了,咧嘴笑,露出八颗雪白的牙齿。

  大家还从没见尹尚笑得这么傻过,逗得众人又乐了一通。

  尹尚急急忙忙的跟长辈们告辞,稳稳当当的迈过门槛子,便脚底生风,大步跑起来。外头的奉茶过来的丫鬟见状,都笑了,都替尹三爷高兴,更替自家二姑娘高兴。

  “老太太大福,尹女婿更是个有福气的,把我这么好的姑娘娶走了,这才不足三十天就有喜讯了。”邢夫人乐得合不拢嘴,没想到迎春的肚皮这么争气。

  古代女人么,嫁出去,早生子早安心。

  这迎春出嫁大婚的日子,其实老太太早就推算过得。按照现代安全期危险期的方法来的,却没想到这么快。

  “这老大夫诊脉也是个厉害的,这么快便能把出脉象来。”贾母乐道。

  “确实,听说尹府请的是一位告老的老御医,人虽年纪大了,手法确越来越厉害。回头咱们家媳妇儿诊脉,也得请他才好呢。”邢夫人说着,转头看向王熙凤。

  王熙凤的脸蛋腾地一下红了,捂着火辣辣的脸故意小声嘀咕道:“婆婆可真贪心,孙子孙女两全了,还想要。”